比如开头李文秀的自白:

“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看着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写啊写,才成为了此刻的自己。”

怀旧之风骤起,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文学至上、白衣飘飘的年代。

比如书中有大量对草原的描写:

“抬头看,天空是蓝汪汪的,似乎手指一触,便会有涟漪荡开,四野悄寂,风和河流的声音如此清晰。我在这个世界上,明明踩在大地上,却又像双脚离地,悬浮在这世界的正中。”

这类文字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幸运的是,导演把这一切拍了出来——

牛羊成群,河流房屋,蓝天白云,草木觉醒。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泥土的芬芳。

再比如第一集李文秀去参加作家讲座,作家给李文秀一个人生建议: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这句话简短有力,贯穿全剧,是整部剧的主旨。

其次,全剧的故事都充满了符号性的隐喻。

几乎每个事件都能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

比如300元。

19岁的李文秀来到乌鲁木齐追逐作家梦。

一开始当服务员,但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遇上了高晓亮,后来她离开时,高晓亮帮她拿到了300元遣散费,却私吞了其中的200元。

人与人的信任与欺骗,就通过这300元表现出来了。

比如一把刀。

剧中苏力坦一家,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是游牧文化的坚守者。

他乘火车去找儿子,安检员让他交出佩刀,苏力坦果断拒绝,转身离开车站。

枪支和刀是猎人的身份象征,不能丢弃,游牧民族和现代文明的冲突,通过这一把刀就表现出来了。

比如搓衣板。

这是托肯心心念念的礼物,丈夫至死都没能给她带回一块搓衣板。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