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心而论,冷眼倒是很看好这一季节目姐姐们后期可培养的黏性观众。

其一,这一季观众不怎么熟悉的“新人”多,“新”意味着成长和养成感。比如海外姐姐们。俄罗斯姐姐Mari就是靠着初舞台和一公的表现,完成了和观众从彼此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人虽因故退赛,粉丝黏性却在上涨,还有热心观众去隔壁《歌手》帮她毛遂自荐。

其二,有“新鲜感”的故人也很多。这一季的姐姐,像郭书瑶、谢金燕等,观众对她们不陌生,但也说不上多了解,只知道一两个标签。节目让她们从扁平变得立体,在这个变化成长过程中,观众的黏性也就形成了。

比如郭书瑶,观众对她的了解就是早年的“童颜巨乳”,通过组队、磨合的叙事,我们发现瑶瑶其实是个情绪稳定而且会苦中作乐的人,一公和两位海外姐姐在一起,虽然语言不通还是会自嘲“原来我是英语最好的”,二公阴错阳差跟韩国姐姐Nicole一组,继续担任组内翻译。

从社交平台的讨论也能看出,这一季姐姐属于“后劲足”的类型。和前几季相比,初舞台确实没有特别炸的,但观众会更期待以组合方式亮相的姐姐,如何排兵布阵取长补短。

最后再说重真人秀轻舞台。

这是冷眼觉得最冤枉的一点。

与其他音综相比,“姐姐”真人秀的分量确实更重。但冷眼从来不认为,重真人秀轻舞台是个问题。

首先,姐姐们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唱跳歌手,又或者反过来说专业的歌手有属于他们的舞台,不必非得到《乘风》来。让一群非专业的姐姐短时间内速成,强行押宝唱跳舞台出圈,这并不现实,在市场同类节目中也没有竞争力。

相反,从第一季开始姐姐打动我们的首先是她们的人生、经历与选择,然后才是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所以挖掘每个姐姐的故事并精彩呈现,才是浪姐IP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女性为主的音综很多,“姐姐”的看点不是舞台是平台。不同的姐姐藉由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告诉大家。

像范湉湉,她说自己一直是“很用力过猛地活着”,因为作为一个外形没有那么漂亮的女演员,不这样就很难被看见。这种“用力过猛”带来的结果并不都是正向的,但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底牌的女性,冷眼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无所谓体不体面的蓬勃生命力,野蛮生长依旧动人。

再比如陈丽君,她传递出的,是一种绝对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源于对舞台的热爱与过硬的实力,即使“姐姐”要的,和她从事的越剧行业并不完全相同,但那句“害怕是我的本能,要去做是我的选择”,敲醒了多少因赛道选择而迷茫的女性。

新一季的“姐姐”开始,捕捉到了女性更普世的困境,也在通过姐姐们的观点去为这些女性困境提供一些解法,像范湉湉对应的是底牌不多的女性如何破局、而陈丽君则是女性如何转换赛道挑战新事物的问题。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