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特战荣耀》、肖战《王牌部队》、龚俊《你好,火焰蓝》、成毅《底线》

似乎大家心中的转型变成了一种狭义概念:有一部主旋律作品问世。

哪怕大多没有记忆点,哪怕情节千篇一律。

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一种娱乐圈的“考公上岸”。

而Sir理解的转型。

是一个演员,从一个精美的模具里跳出来,探索更大的潜力,展现演技更多的可能性。

可现在影视剧的市场。

总让90生们面临广泛大众流量精良小众市场的二选一。

对他们来说,彻底革除流量是不现实的,那是他们上桌的筹码。

△ 李现在采访中谈及流量这条路

90生中,白宇的选择更为坚定。

《镇魂》爆红后没有再继续拍一些IP作品,而是通过“迷雾剧场”一部有风险的悬疑剧《沉默的真相》站稳了脚跟。

贡献了“江阳丢钱包”的名场面。

朱一龙的转型也见了成效(《人生大事》《河边的错误》),只不过他算是85生。

而90生的尴尬还在于:

他们只有往前,没有退路。

对于85花和85生来说,成名于偶像剧,回到偶像剧,总能收获情怀。

△ 刘诗诗《怪侠一枝梅》《一念关山》

但90生靠什么成名的?

之前提到过的:

李现的《河神》,灵异探险深得“天下霸唱”的精髓,然而也在18年“由于相关政策原因”下架,删改后重新上架。

韩东君的《无心法师》,神鬼题材民国背景,一句“张显宗,我牙疼”捧红了张若昀与陈瑶的荧幕CP,遭遇过下架,也是对“部分内容优化处理”后才获得再次上线的机会。

白宇的《镇魂》,创造了崭新的“兄弟情”+耽改大IP加成,让无数“镇魂女孩”迟迟难以出坑,曾在18年被下架。

还有黄景瑜的《上瘾》,早期耽美剧的尺度之王,花絮比正片更让人浮想联翩,一个月后便经历了全平台下架。

这些当初靠题材和“尺度”出圈的网剧黑马,如今都难以复制。

越来越保守和规矩的国产剧,最终只能聚焦到两个类型:偶像剧,或主旋律。

只有这样才能兼顾到流量与安全两个要求。

90生哪怕有心想转,留给他们的赛道,也一定更窄了。

又说回到李现头上。

他坎坷的转型之路,输在两个字,一“早”,一“晚”。

他的转型作品,“早”于如今题材限制的大环境。

《人生若如初见》因为题材敏感经历了定档、撤档、上线、下架、延期。

两部文艺片《三个字》《恋曲1980》,都还在待映行列。

而当他回身再去拍现偶时,好像,又比现在被短剧大糖、高能反转养足了胃口的观众“晚”了一步。

不过,《春色》《有风》终究还是给了一张“安全”牌。

人们厌烦流量,除了饭圈泡沫对公共领域的入侵,更烦的是业务不够、德不配位。

好在,进入流量2.0时代之后,更多90生的表达,更基于自己的演员身份。

不造神,不自我标签化,有错不逃,而是直面。

△ 李现回应热搜“李现哭戏”的差评

90生的进退两难,或许不是我们简单骂一声“流量”那么简单。

背后,还有整个内娱影视制作的过度逐利与懒惰。

其实在资本的眼中,你是90生也好,85花也好,总会用最简单的排列组合创造最流水线的对口商品。

只是,现实在逼迫着产业,转型不是某一个人的事。

S+神话破灭,短剧冲击,内容紧缺,横店开工难……作品青黄不接的关口,又横亘在影视人眼前。

我们不希望,采取的应对方式仍然是IP一招鲜和“换乘恋爱”。

我们想看到真正的“剧”。

和剧背后,并不泯然众人的“真人”。

也许吧,横在90生面前,最大的一种戏剧性。

该是如何把自己,从一个产业螺丝钉、粉丝特供的精美商品中打捞上岸。

变成一个有痛有泪、有血有肉的“角色”。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