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蔡虹老师,当然轻松,但是,同情甚至于共情蔡虹老师,则需要更多层面上的思考能力。我们歌咏奉献,歌咏个人主义的牺牲精神,当然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在歌咏的同时,是否就可以顺路批评与讽刺那些不愿意奉献与牺牲的人呢?换个思路想一下,诸位的公司快倒闭了,发不出工资来,然后公司出了一个决策,让大家伙把自己的房子贡献出来,向银行抵押,继而,为公司筹措资金,共克时艰。大家会不会个人奉献与牺牲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常识的精神。但是,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事情。张桂梅老师希望把女高办下去,并且办好,这是己所欲。这种精神,是值得歌咏的。但是,张桂梅老师想要实现的,便可以强加给别人吗?这是真正值得思考的事情。己所欲,有时候,亦应该勿施于人。

如果《山花烂漫时》不是目前这种单薄与批评的方式去塑造蔡虹老师的话,反之,选择一种更立体的方式,呈现蔡虹老师的个人困境问题,这种剧情形成的思考,是不是更为全面一些呢?愿意全心全意为女高服务的张桂梅老师,当然可歌可泣,不愿意的老师们,也不应该被站在道德高地上审判才是。

把蔡虹老师塑造的更为立体一些,可能会形成新的思考。比如说,我们对于个人奉献的思考。我们对于女高何以维系的思考等等。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当一个事务,一所学校,一直靠个人主义的无私奉献才能实现维系的时候,它真的可以长远吗?个人主义的无私奉献,当然是有原动力的一股劲儿,但是,一所学校,可以一直依靠这股子劲儿吗?在这股劲儿之后,是否应该有更多的助力劲儿呢?

所以,我觉得,《山花烂漫时》对于蔡虹等老师的塑造太简单了,且片面化了,它应该通过角色塑造,提供出更多辩证思考才是。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