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谍战剧,讲的都是谍战故事,是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些谍战剧作品,往往会出现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剧作当中的角色,组织性要大于自身性。比如,很多谍战剧作品当中,日寇人员的组织性就远远大于自身性。在谍战过程当中,他们是没有自我感的,他们都是为天皇效力、死而后已的。

但是,在哲学意义上,就存在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谍战状态之下,谍战工作者的组织性更大,还是自身性更大呢?其实,国际上很多前沿的谍战小说、谍战影视剧作品,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比如说,勒卡雷的小说《柏林谍影》。我感觉,这部《柏林谍影》最大的精髓就在于,它从特工的视角发问,我是谁,我到底在为谁服务,我的自身性,能不能大于组织性等等。

在电视剧《孤舟》当中,其实也若隐若现地出现了这个层面上的思考。比如说。周知非阻止翁太营救重庆来的谈判员,原因也简单,这个谈判员是来和日寇谈合作的。周知非认为,翁太作为谍战特工人员,最终的目的是抗日,所以,应该拒绝上司的营救命令。思考什么才是正义的,是自身性。而接受上司任务指派,则是组织性。

我们重新回到《孤舟》当中,两个特务冒死相见的场景前后。胡之平的孩子没有奶粉喝了,孩子母亲没有母乳,而在苏州,一般人又买不到奶粉。因此,胡之平继续为自己的孩子找到奶粉。这是胡之平的自身性问题。而胡之平和周知非私下相见,则是谍战的组织性问题,尤其是归属于周知非汪伪方面的组织性问题。自身性的问题,是否可以大于组织性的问题?为了个人私利,而暴露组织关系,是否可行呢?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