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默杀》的第一感受是愤怒的,觉得导演在把我当小孩糊弄。

情绪稳定下来后想了又想,还是得客观点、全面些看问题。

一定会有部分观众,觉得《默杀》很带劲。好看、爱看。这部分观众的特点该是平日里不太看电影。所以,当看到这样一部“应有尽有、高潮不断、奇观尽显”的《默杀》,会觉得好看,是情理之中。

反之,但凡稍微有点阅片量的观众,大抵都难以接受《默杀》。

那就先来聊,为什么会有观众觉得《默杀》好看。

作为一部由校园霸凌引起的复仇电影,《默杀》全片充斥着尺度颇大的暴力镜头。

单是直观的视觉层面,其尺度之大,在在国产院线片里,称得上罕见。

比如两场校园霸凌戏份。用胶水将少女糊在墙上,涂抹在她全身;将玫瑰刺头冠硬扎进女孩头里,逼她喝头发水。

再比如接连不断的血浆狂飙戏,锤子爆头、玻璃碎片扎脸、钉子戳进手掌、木棍戳肉、刀片割喉等等。

放到有分级制度的地区,《默杀》至少是个限制级影片。

于是在部分观众眼里,在国内院线看到这种“狂下猛料”的电影,自是深受震撼,大夸特夸。理解。

至于故事层面,对这部分观众来说《默杀》则是会给予他们超值感。

《默杀》涉及的元素不可谓不多,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导演把平生看到的坏事恶人都一股脑塞进了电影里。

性侵幼童的兽父、安嘉和般的家暴男、虐待女儿的母亲、霸凌同学的学生、收好处的黑警、作伪证的“老好人”、偷拍狂魔、猥琐的校长、麻木的老师、复仇的父亲······

花一份钱,看N部犯罪片,嘿!真值!

所以,如果是接触电影不久的观众,突然脑袋里灯泡一亮,起了去电影院看部电影的念头,那么《默杀》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另一部分观众呢?对喜欢看电影、喜欢看好电影的观众而言,《默杀》适合他们看吗?

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我的观点,看完感觉在被导演当小孩糊弄。

《默杀》的类型一栏,写的是悬疑、犯罪。

先说悬疑。

《默杀》的悬疑,一塌糊涂。

影片的悬疑全部浮在表面,连我这种自认不配看悬疑烧脑片的人都能一眼窥到真相。

试举三例。

其一,开场张钧甯扮演的母亲李涵,看到女儿小彤遭遇校园霸凌,心疼不已。

接下来,几个欺负过女儿的女孩挨个被穿着雨衣的神秘人击杀。

观众心底会起疑问,神秘人是谁?紧接转场,李涵穿着同款雨衣出现。

这能是李涵吗?下午女儿被欺负,晚上当妈的就去报复杀人了?

如此的故布疑阵,未免也太低级了些。

其二,太过刻意的故弄玄虚。

又是穿着雨衣的神秘人。警察和李涵追了半天,追上了,结果和案子八竿子打不着,是个偷拍狂。

偷拍狂也就罢了,还硬要给这种龙套加一些毫无必要的身份关系。原来偷拍狂竟是吴镇宇扮演的警察之子。

所以呢?我以为后续这个身份会有什么特别之处,结果是压根没有。完全为悬疑而悬疑。

其三,关键信息的过早露出,让影片时长刚过半就真相大白。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