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里面的两个自杀,是胡波的一次自我彩排。

这两个自杀,如果在社会人、在中年人眼中看来,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于城的朋友因为撞破于城与自己爱人偷情而自杀,当下大多数观众都会想“跳楼的不应该是于城吗?”——这时电影不过刚刚开始,相信看了三小时后,观众们就理解了他的自杀,因此也理解了第二个:韦布的同学在开枪击伤于城,获得了平生从未获得过的“他人的恐惧”之后,毅然自杀。

没有自杀是矫情的,两次自杀,一次因为自我欺骗被自己撞穿,一次因为自我欺骗被自己成全。

胡波应不应该自杀?

问这个问题是对死者的不敬,这是他的选择,是他的成就,也是他的自证,是他为《大象席地而坐》拍的最后一个镜头。

因为这一抹死亡的底色,我们才得以尊敬《大象席地而坐》里那些被专业人士诟病的“任性”。

是的,这部电影并不粗糙,只是“任性”。

尤其那些过于贴近的特写和跟拍镜头、无论何时都全开光圈保持狭窄景深的镜头,一度让我胃部一阵阵痉挛。

这种不适感经过三个多小时之后变成了一种依赖,我反而渴望再度体验,希望永远跟随这几个和油滑社会格格不入的“废物”在这个缺乏景深的世界中游荡下去,不要终结,也不要知道导演本人已经终结。

有那么一刻,我以为黄玲走出副主任家外那条无遮拦的空中走道时,她也会跳下去。但是她没有。其实她也是胡波的一个选项,但是他没有。

他只留下了一部好电影,说“好”也许有点轻,事实上这是一部胡波的血气尽含其中的电影,此后,它将代替胡波活下去,继续骂这操蛋的世界。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